前言:
昨日,一篇名为《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的PDF网上疯传。我也默默地看完了这篇页的小册子。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吕翔的绝望和呐喊。同为14年的研究生,我已经毕业三年了。看看他的遭遇我真的很同情和悲伤。不仅有些许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于举报文章本身
文章结构合理,内容详实。作者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素养。毕竟作者在研二就发表过SCI文章了。和作者能力不相匹配的是作者的命运,居然被迫退学了。
刚开始看到新闻的时候,曾经对作者的身份做过如下猜测:(1)、已经拿到学位毕业多年,回来举报自己导师;(2)、迟迟毕不了业,直接举报自己导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作者在退学三年后,自己认识的同门师兄弟都毕业以后来再来举报自己的导师。不仅默默地为这哥们竖了个大拇指。能隐忍三年,这得下多大的决心。
该文章分7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事件始末和师生之间的恩恩怨怨、导师和其女的论文造假证据、同门们的论文造假证据、自己的论文到底是哪里出现的问题、导师学术论文造假和一稿多投的问题以及最后的结论。甚至后面还附有参考文献。这完完全全就是一篇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呀。作者及其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应该是膜科学与技术,文中详细介绍了该领域的论文特点,让我们这些门外汉也能清楚地明白论文造假的方式和成本。
关于事件立场问题
事情一出,大家迅速站成了两派:(一)、这哥们真让人佩服,了不起,不忘初心,对科研是真的用心了。(二)、这哥们真不会办事,可把自己的同门给坑苦啦。
文中对自己退学的原因做了一点儿解释: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是因为导师就科研项目验收造假。但是往前推压在骆驼身上的东西应该还有同门的排挤、导员的漠视和学校的不作为。这不仅让我想起了海瑞罢官和李白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就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和意义,我觉得作者完全可以称得上学术界的英雄。敢于说真话的那个人,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
我的几点看法
学术造假的成本低对于化工专业的同学来说,搞三年学术研究,可能两年时间都在做实验。实验数据好,才能出文章。如果编造一组数据可以抵上我两年的实验,那实在是太划算了。程序写完,跑出来的曲线和我的论点是相反的;如果不从程序本身找原因,而是编造一组数据直接做个漂亮的曲线出来,那实在是太划算了。最快捷地毕业之路。
学术造假的收益高如果我研一就能弄出一篇SCI文章来,那2万块钱是妥妥地到手了,奖学金是有着落了。如果我多弄出几篇SCI文章来,在学校里我就可以横着走了。名利双收,实在是好处多多。甘愿冒险一试。
缺少监督反馈机制如果导师这边不能把守职业道德,就没有可以监督的机制了。审稿人不会去考证你的数据真不真实。只会看图像漂不漂亮,逻辑清不清楚。一年4-5篇SCI的高产作者,居然没有人引起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