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0日,由天医院组织的天津市急腹症器官损伤与中西医修复重点实验室暨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临床医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召开。
会议首先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副所长余剑波汇报了重点实验室与临床医学中心的前期建设工作和进展,并就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提名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提出申请。会议通过表决,一致同意聘任顾晓松院士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周鹏、张宥偲、郑晨光、王丰、吴尚为、余剑波、王西墨、谭晓华教授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意推荐天医院院长王西墨担任重点实验室主任。会议进一步修订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完善重点实验室与临床医学中心的研究方向,确立了核心骨干成员,讨论规划了今后的发展目标以及年度重大学术活动计划。
顾晓松院士代表学术委员会表示,临床与基础融合带来的学科交叉所产生的优势互补,对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中心的发展尤为重要。他特别提出以临床为导向、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方向,医院未来能将基础与临床研究有机的结合,引领医学研究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向。
据悉,天医院,医院,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和内镜外科的发源地,是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平台,以中西医结合急腹症防治和微创技术为特色,以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脾胃病科、胆胰疾病科、脑病科、急诊科、妇科等国家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群为支撑,研医院。年12月9日,医院正式挂牌医院,并与天津大学共建天津市临床医学中心。
天津市急腹症器官损伤与中西医修复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临床医学中心旨在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瞄准国内外急性腹部疾病研究的前沿课题,解决我国主要以肝脏、胆道、胰腺、消化道、外科危重症等腹部急性、危重症疾病的关键问题,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在研究发病机制、病理过程、急性疾病的易发因素及预防、器官功能的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诊断与治疗手段,研究优化治疗方法、开发药物,建立适合国情的诊治方案,为急性腹部疾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
目前,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中心占地面积共余平米,仪器设备总价值余万元,固定人员80余人。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中心将围绕五大研究方向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包括:脓*症多脏器功能损伤与修复的机制;梗阻性*疸与肝损伤后肝脏功能保护与修复的机制;急性胰腺、胆道系统器官损伤与修复的机制;中药及制剂治疗急腹症的相关研究;肠道微生态评价与修复。将基于依托单位对临床与基础融合带来的学科交叉所产生优势互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传统医学有机融合”的临床学科重点实验室发展道路。
信息来源/周鹏
责任编辑/徐卉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