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春节前后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浪,先是互联网金融,阿里祭出的余额宝以更有诱惑力的利息收益让用户转移了一部分原本存放在银行里的资产;接着是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腾讯与阿里掐架,给开车者与打车者提供了实惠;三八妇女节前后,网络向消费者提供的优惠进一步渗透购物、餐饮、影视等多个领域,在市场上激起波澜。这一切告诉我们:整个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它正在改变着我们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工作与生活。
有一点是肯定的:时代在发展,印刷绝对不能只是在原地打转,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的层面上。这些理所当然得要,但只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印刷企业应该更多地思考怎样才能融入互联网时代,怎样才能扩展印刷对互联网的应用。
记得科学家王选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说过,“印刷是与计算机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个行业”。正因为印刷较早使用数字扫描、印前数据处理等手段,所以在3D打印走向市场以后,印刷企业能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这一本不与印刷相关的行业。
事实上,一段时间来,不少印刷企业也在积极尝试对互联网的应用,这中间不乏成功者,也有以满腔热情进入最终被证明为不合时宜、铩羽而归的。
在印刷圈中利用互联网为企业发展架桥铺道最为成功的当数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认为:“互联网给传统行业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必须以最快的时间研究这样一个机会。”雅昌艺术网的成功让雅昌文化集团在“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如鱼得水。近期,他们又在张罗着互联网营销,希望利用B2C平台在艺术品销售市场上再有斩获。
印刷对接互联网的几条生意路
利用互联网建设商业运营平台是印刷企业较早也是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中间有成功者,比如雅昌,比如借年科印传媒主办的首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脱颖而出的上海森林包装。前者凭借雅昌艺术网汇聚了一批热爱艺术的网民,把网站建成架设在企业与网民间的桥梁。后者则是利用这张企业商业网,真正将之培育成承揽海外印刷业务、支撑起企业经营的业务源泉。此外,像杭州真彩图文印刷走上了门店承接照相印刷业务与接受互联网下单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凭借网站的市场开发能力扩展了业务来源。但可惜的是,迄今为止能支撑起企业正常运营的网站还不多,而且像龙樱网、涂书网等曾经有着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网站也因为后继乏力相继倒闭,成了前进道路上的先烈。
现在印刷企业利用互联网的另一个走向是发展云计算。有行家指出:“大数据与云计算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一个是问题,一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云计算对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会使得决策更为精准,释放出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江苏凤凰出版传媒、上海四维文化传媒都已经响亮地打出了云计算的旗号,只是可能尚处于开发阶段,在实际应用上还显得不够。
至于印刷企业利用互联网的再一个趋势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运营与同外部的联络。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印刷企业利用局域网加强内部管理,达到数据共享效果的应用软件。在ERP应用于生产调度系统、实时了解产品进度上较为得心应手以后,企业普遍希望进一步提升软件的核算功能,在利用局域网加强订单核算上发挥更大作用。事实上,在较好运用ERP的企业,ERP通过外挂互联网已经达到与客户共享生产进度的阶段。做得再进一步的则是在调整电脑屏幕数据的基础上,做到远程看样,这对提高生产效率,更多地承接海外印刷业务肯定会有帮助。
印刷企业对生产过程中陆续积累的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一个十分值得
在数字资源的再利用上,现在有这个意识而且做得相对较好的也就是雅昌等几家从事文化艺术品复制的单位。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关键在于这些历史文物资料已经超过了50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期,但如果都要等到超越知识产权保护期再去使用这部分资源不免就显得浪费。因此,利用网络,用好数字资源是一个值得业内人士认真探索的事。
印企应加快与网络融合的脚步
既然互联网的发展在颠覆着传统,“把很多传统产业推倒了重来,用互联网的方法再做一遍”,那在印刷圈对互联网的应用就不会止步于此,为此,我们就应该更多地
在议论互联网对传统印刷业发展影响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我们积极地准备跨界延伸产业链的时候,其他行业,比如IT行业、印机行业(最典型的是天津长荣)也在积极地准备介入印刷业,在这中间比拼的是各自的优势,是各自利用互联网及其特长为行业服务的本领,谁能融合得最好,谁能让客户体验到更多为他带来增值的服务,客户就会选择谁。
《大数据时代》的翻译*在该书的推荐序中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信把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以‘PT’(T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的新时代”,“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改变着传统,而且这些改变还得继续下去。在印刷圈内可能出现的改变有些我们已经意识到,但更多的可能还处于迷茫中,但只有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