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后真相rdquo时代新
TUhjnbcbe - 2021/1/4 1:15:00

看电视

在情感和观点占据高地的“后真相时代”,人们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去相信?作为新闻生命力之本,事实为何在后真相时代惨被刨根?每个拥有传播机会的主体,应该如何承担相应的责任、走出信任迷雾?

腾讯传媒

来源丨全媒派(本文已获得腾讯传媒全媒派授权)

最近,被窝儿里总是漏风。

先是幼儿园,再是一场“何处为安”的迁徙。昨天,红*蓝事件给出部分调查进展,而公众的集体反应却是:深觉魔幻,对此存疑。

事实真相或许尚无定论,但信任危机却是铁证如山。在这个后真相时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愿意去相信?

后真相时代:

事实重要性的消磨

被评为年牛津词典年度国际热词的“后真相(post-truth)”作为基点,引发着越来越多人对当前传播环境的思考。

概括来说,后真相是指“诉诸情感与个人信仰,比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公众观点的种种现象”。情绪占据主导,观点积聚之下,事实显得没那么重要。

1、技术之双面

以“后真相”的视角关照当今的信息环境,技术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技术更新已经远远跑在前方,而关键事实信息更新的速度,却迟迟没有跟上。

技术构建了新的传播环境,它带来的变化之一,是社交平台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渠道。

而无论是微博还是推特,与字符限制相关联,信息的碎片化与语境缺失,使得一击即中的情绪观点,胜过了需要自己去反复核查、拼接、全面思考的事实。

社交平台成为假新闻滋生的温床,这一信道的影响力也在日增。根据路透新闻研究院的数据,美国大选期间脸书平台上的虚假新闻数量与日俱增,最著名的20条假新闻的影响力,在大选前夕超过了主流媒体的新闻。

路透新闻研究院年度新闻业报告中则提到,在所调查的美国人中,有51%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

同时,技术也给事实核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今年夏天,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算法,能够将音频剪辑转化为真人版的视频。

当音频、视频等证据都能被篡改,设备也有意外故障的技术新世界,谁又能笃定眼见为实呢?

2、没有谁是理所应当的真相

技术手段的便捷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发声,在一件事件的解读中,我们会看到多种主体之间的话语竞争。从信息增补的角度来说,这是件好事,我们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去了解、思考当前的事实。

比如提起两年前的天津大爆炸,人们共同的记忆仍然是火光冲天、镜头摇晃的微博视频;此前“天鸽”风灾中,也是自媒体一直更新灾难现场的第一线情况。

但如果,各个主体提供的信息相互冲突,而思考成本又太高呢?

各方对事实有选择的呈现,一种立场可能会带来对另一方提供的事实证据的消解,所谓“权威信源”的注意力优势也被分流,没有哪一方是天然真相,只能靠内容(或是其中的观点态度),在稀缺的注意力之中竞争厮杀。

而多主体的涌入,使得信息量大大增加,鉴别和解读的难度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看到那么多信息,反而逃不过直接被情绪和观点打动,下意识地采取简单一点的思考方式。

所以,我们经历了越来越多的靠情绪或是观点驱动传播的信息,比如在之前的江歌案中,不乏一些自媒体靠情绪“脑补”案情事实、争议度与热度却都极高的文章。

与“江歌案”相关的一些推送截图

信息世界芜杂,信源模糊,情绪观点锐利而事实失焦。在这种情境下,事实认知在传播中的反复变化,是“后真相”在新闻领域的呈现,也加剧了“后真相时代”的信任危机。

事实稀缺:

观点与情感占领高地

在真相跑不赢技术,又敌不过情感的当下,新闻事件往往变为抽丝剥茧式的推进呈现,甚至出现新闻反转和假新闻。

年,人民网曾就上半年的反转新闻做过盘点,在半年内就出现了有社会影响力的反转新闻不下20条。

进入年,剪衣救人、深大女生香港失联、榆林产妇坠楼事件等事件的发生,同样为新闻报道中事实全面性的缺失敲响警钟。

事实作为新闻生命力之本,为何在后真相时代惨被刨根?新闻事实缺失的背后,受众都在为观点买单。

1、事实跑不赢脑洞

自媒体和个人表达通道的高度发展,一方面创造了更积极自由的表达环境,另一方面却也成为混淆事实的帮凶。

在杭州保姆纵火案报道中,主流媒体的发声在社交平台上被大V、评论双重消费,事件的舆论风向数次走偏。

根据舆情走势来看,自6月22日事件发生,至绿城官方做出首次正式回应的6月29日,可以看出,舆情走势呈现双峰值形态。两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后真相rdquo时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