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从城市视角看经济大都市圈主导城市竞争力格
TUhjnbcbe - 2020/12/6 11:42:00
关于印发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标准 http://www.guidingd.com/djzl/6781.html
点击了解“第七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研究创新竞赛”相关阅读:在坚守中传承与创新——第七届济邦咨询研究创新竞赛访谈研究创新竞赛|共建共享,探索领域前沿——学术指导单位中国高校PPP论坛研究创新竞赛|规范引导,促行业健康发展——行业指导单位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研究创新竞赛|共建共享,探索领域前沿——数据和软件服务单位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原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显示——大都市圈主导城市竞争力格局》

来源:经济日报


  城市经济竞争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衡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实力,较高的城市经济竞争力表明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发展活力。为了更客观、更准确地衡量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我们用城市的综合经济增量和综合经济效率合成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以研判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格局演变,从城市视角审视中国经济发展。


  


  从总体格局看,大都市圈格局主导全国,经济增量竞争力是导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经济竞争力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升西稳,南升北降”。


  

一、综合经济竞争力总体格局


  1.大都市圈格局主导全国


  


  年综合经济竞争力10强城市分别是: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无锡。在前20强内杭州、宁波、郑州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杭州由年的第18名,上升到年的第11名,宁波由第19名上升到第13名,郑州由第25名上升到第20名,进入20强以内;而澳门、青岛、长沙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则相对有所下降。从全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分布角度来看,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如北京及周边城市、青岛及周边城市、济南及周边城市、郑州及周边城市、西安及周边城市、武汉及周边城市、长沙及周边城市、成都及周边城市等成为主导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2.经济增量竞争力是导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总体来看,大部分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水平较低,有48.76%的样本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低于均值。在经济增量竞争力方面,只有少数城市的经济增量竞争力较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杭州、苏州、南京的经济增量竞争力更大,主导作用更明显。


  


  3.北方经济竞争力衰退正在向南扩散


  


  北方省份只有山东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较强,北方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衰退已经由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扩散到河北、山东,目前正向着河南逼近,大有扩散到南方的趋势。从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来看,广东、广西、云南的四线小城市正在降低,南方沿海区域,如长三角、海峡两岸、珠三角已经开始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竞争力提升,而中西部城市仍然处于向中心城市集聚状态,中心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一枝独秀,显著高于区域其他城市。


  

二、各区域综合经济竞争力格局与变化


  1.“南强北弱”更加强化


  


  综合经济竞争力依旧呈现“南强北弱”状态,南方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水平要显著高于北方,并且南方城市之间的差异程度要低于北方。具体而言,在前10强城市中北方仅有北京1个城市,前20强中仅有北京、青岛、郑州3个城市,前50强中仅有北京、青岛、郑州、西安、济南、烟台、太原、天津、东营9个城市。


  


  2.呈现“东升西稳、南升北降”局面


  


  具体来看,北方的个城市中,有78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占60%,有52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40%,并且下降幅度要显著高于上升幅度。在个南方城市中,仅有27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有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占比高达83%。


  


  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区域角度来看,东部城市总体排名平均上升3.5名,中部城市普遍上升,总体排名平均上升15.5名,东北城市普遍下降,总体排名平均下降50.8名,西部城市有升有降,总体平均上升1.9名。总体而言,经济竞争力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升西稳、南升北降”局面。


  

三、各层级综合经济竞争力格局与变化


  1.一二线城市内部差异较小、竞争激烈


  


  从层级角度来看,依旧呈现“一二三四”状态,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和台北之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距最小,二线城市之间的差异次之,一二线城市内部综合经济竞争力较为接近,竞争激烈。


  


  2.四线城市排名上升


  


  从一线城市来看,总体经济竞争力指数有所降低,分化有所加剧,总体而言6个一线城市的排名平均上升0.名。


  


  从二线城市来看,各城市经济竞争力差异较大且处于分化阶段。从分布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和中部中心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均较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强二线城市已经形成“恒强恒升”格局。


  


  从三线和四线城市来看,三线城市经济竞争力虽稍微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各城市间经济竞争力差异有所加剧。四线城市则完全相反,虽有升有降,但是总体上各城市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差异在缩小,总体上升了2.2名。


  

四、各省区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格局及变化


  1.各省份呈现“越强越收敛、越弱越分化”状态


  


  从各省份角度来看,综合经济竞争力实力较强的省份其内部分化程度均相对较低,而实力较弱的省份其内部分化程度均相对较大,总体呈现“越强越收敛、越弱越分化”状态。


  


  2.省内城市格局呈现一擎驱动或多擎驱动


  


  从格局来看,河北、福建、浙江的总体城市格局较为接近,均表现为扁平双中心格局,省内的廊坊和唐山、厦门和福州、杭州和宁波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均较为接近;江苏、山东、广西的总体格局较为接近,均表现为扁平化多中心格局;宁夏、甘肃、云南表现为典型的双中心格局,除了两个中心城市,其他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均较弱;河南、陕西、湖南、山西、湖北、吉林、四川则表现为一定的单中心格局,特别是吉林和四川,城市群内长春、成都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五、各城市群综合经济竞争力格局及变化


  1.分散式均衡发展促使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总体经济竞争力较强


  


  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前5的城市群分别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群综合经济竞争力已经由中心城市引导转向为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集体引导,如北京、武汉、郑州、成都综合经济竞争力均处于较强状态,但其所在城市群总体综合经济竞争力要弱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其关键在于这两个城市群中城市处于同步均衡发展,总体要强于其他城市群的单点发展。


  


  2.中部各城市群迅速崛起


  


  中部城市群迅速崛起。从上升幅度最大的城市群角度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合肥城市群、武汉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上升较多,分别上升了29名、27名、23名、17名、17名、16名。各城市群内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大幅提升,特别是非中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此外,各城市间综合经济竞争力差异也处于降低状态。

相关阅读:

喜讯

长沙磁浮快线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双双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济邦新闻

天津市轨道交通建设PPP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基建|第一例典型意义上的市域铁路存量PPP项目新基建

温州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PPP项目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匠心项目巡礼

轨道交通PPP项目绩效管理匠心项目巡礼

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塔哈通用机场项目济邦新闻

我司中标呼和浩特和杭州轨道交通履约管理类项目济邦新闻

喜讯!安庆市外环北路工程项目喜获鲁班奖济邦观点

写在中国交通投融资年会后特别推荐

城市轨道交通PPP绩效考核研究济邦快评

多管齐下,加速推进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济邦观点

交通投融资平台企业债务问题及解决思路济邦观点

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济邦咨询ID: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之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城市视角看经济大都市圈主导城市竞争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