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天津发布了年天津“蓝天保卫战”成果,刚刚过去的这一年PM2.5、优良天数和重污染天气三项指标,都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首先,年主要大气污染物中,PM2.5年均浓度改善至39微克/立方米,首次步入“30后”阶段,同比下降20.4%,其他5项污染物PM10、SO2、NO2、O3、CO首次全部达标,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取得历史性突破。
其次,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同比增加25天,优良天数比率72.3%,首次超过七成。
最后,全年的重污染天数7天,比年减少3天,首次控制在了“个位数”。
三项成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主要依靠近些年天津持续围绕燃煤、工业、移动源和面源等重点领域,开展治污减排工作,通过走航监测、卫星遥感、大数据管控等科技化手段,提升治污水平。同时通过细化行业标准以及绩效分级管控,实现精准管控。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王文美向记者介绍,去年结合重点行业分布,天津相继出台了钢铁、生活垃圾、平板玻璃等行业标准,为企业持续升级改造提供了科学引领。同时按照国家绩效分级的要求,天津市组织了30多个重点行业共多家企业,持续开展绩效分级的升级改造工作。通过这种综合施策,天津的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王晓沛、王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