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贸易报」
10月19日,在中国海关门户网站题为“打造‘集疏港智慧平台’推动口岸‘三智’建设”的在线访谈中,天津海关关长、党委书记赵革介绍了通过搭建“集疏港智慧平台”促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营造更优口岸营商环境的相关情况。
赵革说,“集疏港智慧平台”是一个融合多方信息和服务的统一平台,它从港口核心装卸环节入手,将海关通关和港口物流有机融合,便利企业享受智慧、便利的港口集疏运服务。
说到“集疏港智慧平台”搭建的背景,赵革侃侃而谈。原来,在传统模式下,码头一般不允许外部社会车辆在船边进行提箱、装箱作业,也缺少规模化直提直装的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码头在船舶卸箱、装箱时,大都需要由码头内部车辆统一作业。天津港码头建设早,容量有限,在吞吐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下,为了高效保障港口装卸和物流效率,码头外还出现了类似于“缓冲区”的堆场,部分进出口货物还无法实现在码头一地“船边直提”或“抵港直装”。因此,进口货物从卸船到企业提箱一般需要1至2天。出口企业为避免被“甩船”,并不从启运地直接送进码头,而是一般会提前5天,先在码头外的堆场落箱进行临时仓储,再按照码头规定的时间集港。
“在改革初期,我们联合天津港放开集装箱码头社会车辆船边作业的限制,并取消进口提箱的时间限制;统一使用一套港口作业系统,并上线‘船边直提’网上预约功能,打通规模化直提直装的操作和系统阻碍,并同步围绕‘船边直提’作业中‘车等货’‘货等车’的困难,共同开发了‘船边直提’提箱时间预测功能。”赵革回顾道,尽管上述改革取消了中间环节,但对标国内先进口岸的模式仍有不足。为破解企业痛点和改革瓶颈,在年,天津海关借助“互联网”思维,提出与天津港建成关港“集疏港智慧平台”。这一平台从港口核心装卸环节入手,能够实现四方面智慧功能:
一是智慧调度功能。实现海关通关验放、船舶装卸、港口仓储、车辆运输等环节一体化精准调度,依托融合海关通关动态和港口作业进度的智能算法,让企业随时监控通关物流状态,让车队准时掌握集疏运时限并调度车辆,实现企业收发货更快、港口仓储能力更强、车辆有效运输比例更高。
二是智慧货运。以港口作业为主线,应用“网约车”理念,让进出口货物也能够实现从找车到送(收)货的一条龙服务,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规模化对接企业找车和车队找货需求,解决企业“找车难”和车队“找货难”的困难。“车货船三维智能匹配”“双重匹配”功能,能够通过智能演算船舶进出港、货物通关装卸仓储、车辆位置等动态信息,精准匹配找车、找货需求,精准调度车辆运输,并为车辆匹配返程业务。
三是一站通服务。平台率先打破集疏港全部节点的信息壁垒,并应用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