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兴庭:虚妄的中产和焦虑的社会
□本报特约评论员彭兴庭8月3日,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城市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到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蓝皮书认为,中等收入阶层占有的社会资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间位置,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家庭消费能力较强,讲究时尚和生活品质,一般受过良好教育。按照社科院的这个研究成果,俨然中国已经形成牢固的中产阶层,社会日趋稳态化。不过,社科院的这份报告似乎犯了一个概念性错误,即将中等收入者含糊地等同于具有 社会稳压效果 的中产阶级。在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上,虽然通常是从职业和人均收入上进行的。但这并非放之四海皆准,这只是发达国家的标准。或许,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中等收入者是中产阶级的主体,但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未必如此。如果按社科院的标准,无论哪个国家即使贫穷、动乱如索马里,无论哪个年代即使遥远如原始社会,中等收入者都是中产阶级,这岂不是笑话?所谓中产阶级,不仅是对其收入、身份、地位在一个社会中的描述,也是对一类人生活状态的综合评价。中产阶级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多为脑力劳动者,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丰裕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强烈的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心,追求 自由、公平和平等 。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产阶级他们可以不为生活过多的发愁,有足够的闲暇参与社会活动,热衷公益事业,对自身有较强的认同感,并以自己所拥有的社会地位而自豪。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产阶级心态平和,应该是一个很具幸福感的群体,是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阶层。也正因为如此,当中产成为社会主体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社会的稳压器和安全阀。按照社科院这个报告的定义,我国城市中等收入者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该大约在17000元上下。这个收入不要说在大城市如北上广深等地买不起房,就是在二三线城市也很窘迫。要说到中国中等收入者的生活状态,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 焦虑 。对房贷房价的焦虑,对就业失业的焦虑,对求医养老的焦虑,对社会身份的焦虑,对自身安全以及生儿育女的焦虑等等。正如《人民》日前的报道所提到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 弱势 者的专利,而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总是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被剥夺感时刻存在。中等收入者的这种焦虑、不安全感表明,他们不是优雅稳定的中产阶级,或只是一个虚妄的中产幻象而已,更像一个 中等收入陷阱 。在这样的一个 陷阱 中,贫富差距日益拉大,阶层鸿沟越来越深,社会共识日趋减少;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即使中等收入者占了主体,但焦虑和不安全感也像大量微不足道的小白蚁般,损害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按照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理论,中国目前更像是一个 M型社会 。即中产阶级坍塌,贫富差距加剧的状态。衡量一个社会贫富差距的常用指标是 基尼系数 。这一数字目前已超0.4的国际警戒状态,收入分配格局亟需调整。只有更多公平正义的普照,才能消弭日益蔓延的社会焦虑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