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队伍教育整顿中,天津公安机关把打击治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中之重,用心用情用力守好群众“钱袋子”。
下先手棋、打主动仗。近年来,天津公安机关按照党中央、公安部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党政警民同频共振、打防管控同向发力,全力构建全域统筹协调、全员职责清单、全量资源汇聚、全链案件研侦、全线技术防控、全程人案追踪、全民分级劝阻、全面宣传防范“八大反诈机制”,深入推进打防电信网络诈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形成了具有天津特色、体现市域特点、展现时代特征的打防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格局。今年以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29.7%,抓获嫌疑人、破案数量同比分别增长4.8倍、3.2倍。
强化统筹推进,让打防电诈更有力度
全域统筹协调,实现反诈力量最大化。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明确提出了在加大宣传防范和打击力度上下功夫的工作要求。建立由宣传、政法、网信等24个部门组成的市、区两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公安机关全面落实“战区制、主官上”,充分发挥与行业部门打防合力;市、区两级联席会议上下联动、相互支撑,实行成员单位“一把手”负责、联席会议定期调度制度,全面统筹地区、部门、单位力量资源推动打防工作,构建起“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
全员职责清单,实现督考工作明晰化。以“雷霆”系列专项行动为牵引,市联席办逐条梳理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天津公安机关逐项明确各公安分局、各警种职责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通过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反诈措施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会同市委平安办把市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市各区打防电诈工作纳入平安天津建设考核,每月通报各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情况,全力推动落实主体责任,有效串起了全社会反诈工作“责任链”。提高电信网络诈骗打防工作在全市公安机关年度绩效考核中的比重,采取战区推动、排名通报、落后约谈等方式,强化“顶层”带动、“上下”联动、“末梢”律动,构建形成了主动担责、主动作为的工作格局。
深化合成作战,让打防电诈更有精度
全量资源汇聚,实现分析研判精准化。天津公安机关坚持把工作重点向打防电诈聚焦、把力量资源向打防电诈倾斜,年3月建成全国第一批省级反诈中心,年重新扩建,融合3大电信运营商、8家主要银行进驻反诈中心。年成立区级反诈中心,整合全市公安机关近名警力充实两级反诈专班,组建两级分析研判团队,完善电诈警情梳理研判等机制,实现了对“杀猪盘”“冒充公检法”“网购刷单”等6类常见诈骗手段易受骗人群的精准预警,形成了“研交办督结”全流程闭环管理的反诈运行机制。
全链案件研侦,实现境内境外打击同步化。坚持以打为要、以打开路,统筹境内境外,强化同步攻坚,有效提升了打击工作震慑性、实效性,全市每百起案件抓获人数始终处于全国前列,形成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的压倒性态势。在境内,坚持“分级侦办、合成研判、市局牵引、融合作战”,实施重大以上案件市局攻坚、其他案件区级主侦,统筹刑侦、网安等警种力量同步上案、捆绑作战、快速联动,快速清除诈骗窝点,全面打击电诈犯罪。今年以来共破现案余起,抓获嫌疑人1.76万余名,其中破获重大以上电诈案件69起。在境外,强化国际执法合作,坚持主动出击、重拳打击。疫情发生前,先后组织警力11次出境,赴5个国家地区开展打击工作,9架次包机累计押解名境外犯罪分子回津,切实打出了天津声威、公安声势。同时,围绕为电诈提供信息、转账取款等犯罪链条,及时斩断黑灰产业链,相继打掉团伙余个,有力挤压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空间。
细化技术防控,让打防电诈更有深度
全线技术防控,实现预防预警智能化。充分发挥公安科技信息化优势,持续强化智能研判分析,以市局反诈中心为依托,联合通管、电信、银行等部门,全时段开展查控,建立报警人、、反诈中心“三方通话”机制,第一时间接报警情获取涉案线索信息,第一时间与银行联动止付涉案资金。搭建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系统,从源头上织密“安全网”、筑牢“防控墙”。今年以来,共止付账号4.6万个、止付资金6.2亿元,封停涉诈电话2.78万个、涉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