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他是国家一级教授,连任4届全国人大代表,
TUhjnbcbe - 2024/12/26 16:41:00

他是我国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和物理学家,在管理、教育、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他曾任天津大学校长10年,全心全意、鞠躬尽萃,在新中国大学的建设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天大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新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他就是——张国藩。

张国藩

人物简介:张国藩,博士,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年回国后,先后在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沪江大学、岭南大学任教,曾任北洋大学物理系主任兼航空系主任、西北工学院航空系主任,天津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年至年任天津大学校长。年任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天津市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中国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的孵化器

年,中央决定将天津大学调整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张国藩与刘锡瑛任天津大学调整筹委会副主任,组织了新校区的建设工作。通过调整,天津大学下设机械、电力、电信、土建、化学、纺织、水利7个工程系,为学校今后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奠定了基础。同时,天津大学在调整中调出了一些院系,支持了一批新院校的建设,成为新中国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的孵化器。

从年到年,他组织了天津大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学校有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系统工程。

年,毛主席视察天津大学后,时任天津大学第一副校长的张国藩撰文阐述了《如何办好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的问题,发表在同年9月1日的《光明日报》上。这篇文章反映了张国藩的治校理念——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至所谓学制等等,我们都要以新的眼光来衡量。学生不但要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生产实际技能。大学不光是培养干部的地方,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地方。达到这些要求的大学就是一个好大学。由于天津大学的发展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年,天津大学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首批国家重点大学。

为新中国时期天大科研奠基

大学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地方,张国藩认为,旧中国的大学重教学、轻科研,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上世纪50年代,天津大学的科研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张国藩身先士卒带头搞科研,这一时期的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实验室建设为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建设成为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基础。从此,科学研究工作成为天津大学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张国藩还十分注重将教学科研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相结合。年3月,他主持制定了《天津大学科学研究10年规划轮廓设想》,从全校个科研方向中选出了22个科研重点方向。这些科研重点方向的确定,对于天津大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科建设起到了长期的重要的作用。经过调整,至年7月,全校招收研究生的专业为28个,指导教师37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一年,全校举行了次学术活动,并有59名教师参加了校外学术会议42次,全校科研氛围空前活跃;这一年,教育部分配给天津大学科研编制人员60名,充实了各科研组的研究力量,使一些重点研究方向的研究队伍初步形成。至年,天津大学(包括内燃机研究所)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10年规划中,列有负责研究项目项,参加研究项目项,全校已安排进行的科研项目项,其中属于国家科技发展10年规划中的项目项(包括负责项目65项,参加项目47项)。

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

张国藩非常重视理科作为基础学科和对于工科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视理科的教学与科研。他是天津大学复校后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基于他的学识和对于理科的重视,天津大学物理系逐渐集聚了一批教授,其中有胡刚复、王治梁、陈仁烈、周世勋等物理学科的著名学者,这也为后来天津大学理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虽然行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繁多,但张国藩还是坚持参与教学第一线的工作。他在教学上非常认真,讲求科学精神。他常常亲自参加教学研究,亲自设计典型教学计划。他率先垂范,带头上讲台为学生们授课,提出了少而精、少到好处、精到妙处的教学思想。除讲授课程外,他还经常举办讲座,及时介绍和传播新知识,如作以原子能与原子弹简说为主题的讲座等,深受教师欢迎。

他教过的课程有《理论力学》、《流体力学》、《物理》和《数学》等。他培养了北洋大学物理系第一批毕业生,并将万良风、李乐天等一些优秀学生留校任教。这些学子后来成为天大教学骨干乃至物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天津大学校长后,张国藩更是将教学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亲自抓。他亲自编写了《流体力学》《振动力学》两部教材,曾被许多高等院校采用。在教学实践中,张国藩十分重视团结教师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讲台上,他自己治学严谨,同时对他的助教也要求甚严。他要求他们听课、备课,还常常有计划地留出几章让助教来上课,他则在课堂上听其讲课。在课下,他经常与青年教师共同讨论如何改进教学等问题。他对青年教师们说,在学术研究上,没有长字辈和小字辈之分。在他的培养下,一些弟子成为学术骨干或学校的各级领导。

重视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张国藩在推行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时,以他物理学家的身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同时他更重视应用的研究,重视科研实验。张国藩说:新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独立自主,咱们科学事业也要独立自主。科学事业要独立,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实验基地。因此,我们要下决心抓实验,要从大的方面来想这个问题。天津大学当时是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故张国藩认为,工科学校更应当着手解决工程技术中迫切的实际问题。

年12月5日,张国藩病逝于天津,享年70岁。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不仅仅是他的教育思想,还有他所坚持的科学精神:所有科学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本人的不断的劳动才能得来。不怕艰苦、不怕失败,寻找、寻找、再寻找,这就是科学创造的秘密。

素材来源:天津大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是国家一级教授,连任4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