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许祯)近日,一场研究年棚改政策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据悉,会议透露出部分棚改动向,年政策或发生变化,政府购买棚改模式将逐渐被棚改专项债取代。
财联社了解到,上述座谈会由住建部主持召开,安徽、江西、山东、四川、贵州5省和各省1个城市代表参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那么何为政府购买棚改模式,又为何会传出要被取消呢?
据悉,“政府购买”棚改模式当前的主要方式,一般是由政府选择具有实力的平台公司,与其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由平台公司负责具体实施,项目资金来源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棚改专项贷款。
年6月《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财预〔〕87号)下发,《通知》规定“严格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政府购买服务要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应当在既有年度预算中统筹考虑,不得把政府购买服务作为增加预算单位财政支出的依据”。
但“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的棚户区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涉及的政府购买服务事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也就是说棚改属于豁免的范围。
不过,虽然集中于三四线的棚户区改造及其货币化起到了“踩油门”的作用,刺激了房地产需求的迅速扩张,对去库存有正向作用,但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现在负面的作用正在显现,特别是部分城市房地产泡沫日益严重,加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利于调控房价。
同时,也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要进行的棚改项目实施难度较大,缺乏可盈利空间,很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一般城投公司会以项目作为担保融资,地方政府为完成棚改任务半遮半掩地为项目兜底,但在债务高企的现状下,无疑造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上升的担忧加剧。
种种迹象表明,政府购买棚改模式正在收缩。
据财联社6月25日讯:“国开行总行回收了棚改项目的合同审批权限,此前在分支行可以签订的,现在必须总行审批,但并未暂停所有棚改项目,目前仍在进行中的项目依然继续执行。此外,过去曾经货币安置为主的方式,今年以来以实物安置为主。”
紧接着,财政部又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内容包括: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资金应当从既有政府预算中安排;另外,政府购买服务应当与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合同履行期限或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对于购买内容相对固定、连续性强、经费来源稳定、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同履行期限或项目实施期限可适当延长,最长为3年。
而实际操作中,棚改项目的合作期限普遍高于3年。有专业人士就表示,本次修改实质上限制了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使得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实施的棚改工程受阻。
加之最新流出的年棚改政策座谈会内容,不难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型棚改这一主流做法面临挑战。
这是否意味着棚改要暂停了?其实不然。
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棚改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这项工作对改善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补上发展短板、扩大有效需求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就曾多次表示,棚改就是城市的脱贫攻坚,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棚改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年前务必彻底消除城市棚户区。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已经通过了棚户区改造的两个三年计划,其中第二个三年计划提出,~年,将再改造各类棚户区万套。
而住建部近日表示,年全国棚改新开工万套。1至9月,已开工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92%,完成投资多亿元。未来尽早落实项目、资金等,确保明年棚户区改造早安排、早开工、早见效。
事实上,“棚改是不能停的,不能一刀切。此前安置的棚改住户实行货币化安置,如果今后的住户不给钱了,老百姓肯定不满意。”一位地方财政负责棚改项目的人士曾这样对媒体表示。
前述分析师伍戈也认同这种观点,他直言,当前政策收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棚改收缩火候的把握非常关键,未来还是要因城施策、因地制宜。
本次住建部座谈会也指出,棚改货币化不搞一刀切;鼓励国开行、农发行对收益能平衡的棚改项目继续贷款。
按照本次座谈会要求,未来棚改融资将以发行棚改专项债为主。
倪虹之前在谈到棚改项目资金时曾提到,住建部将会同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保持中央财政资金补助水平不降低,有序加大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发行力度,规范棚改金融的帮助和支持。
而今年6月,在棚改专项债管理办法下发近两个月后,首单15亿棚改专项债终于在天津问世。8月14日又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加快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并做出相应安排和部署。
Wind数据显示,短短3个月间,棚改专项债规模已达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而未来棚改专项债的规模将大幅增加。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祝诣茗撰文表示,棚改贷转向棚改债是抑制房地产行业泡沫化的重要方式,也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必要举措,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以时间换空间。
专项债能否充当棚改融资主力?
不过,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性文件不断出台,加之偿债危机等信用事件的相继发生,极大打击了市场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偏好,棚改债的成功发行仍需要建立起投资者的信任。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未来地方债或者说市政债券发行的节奏会加快,这会适当取代棚改货币化背后的融资安排。但目前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或者市政债券的渠道不是特别清晰,这种不清晰很可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例如可能会导致棚改矫正力度过大,这可能导致一些地方不太适应。
“而且考虑到棚改专项债未来的收益存疑,相关债务的兑付压力可能会增加,这也令地方政府困惑和苦恼”,严跃进如是说。
事实上,对相关融资政策持观望态度的还包括参与住建部座谈会的一些城市代表。
根据财联社记者检索发现,攀枝花作为四川省唯一一个城市代表也参与了上述会议,该市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在座谈会上,各参会单位就当前棚改融资政策、棚改推进工作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步棚改策进行了充分讨论。
其中各地总体意见中第一条就是对棚改专项债的讨论。新闻稿中称,棚改融资政策由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模式转为棚改专项债后,难以实现项目收益和融资自求平衡。
对于地方政府一直恐惧的债务问题,各地总体建议:棚改不应列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棚改债务应单列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各地仍希望国家采取豁免的措施,加大对棚改的融资支持力度,减少地方政府的后顾之忧。
另外,新闻稿中表示,各地还建议,对棚改需求大财力又极为困难的西部地区给予特殊政策和重点倾斜。
严跃进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棚改货币化带来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或者说支付能力提高,的确对推高三四线城市房价有影响,后续如果棚改融资到位,地方政府的热情仍然高涨,三四线楼市还是有机会,但目前红利已经有所削弱,这是市场需要警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