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近期,全国迎来大范围降温潮,津城也受到强冷空气影响,天气骤降转凉。对此,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巫嘉陵教授特别提醒道,秋冬季节是卒中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强冷空气温度骤降,昼夜温度相差过大,这些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发作的风险。患者一旦发生疑似卒中的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做诊断治疗。
警惕国民健康头号杀手,昼夜温差大易诱发
卒中是目前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卒中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率的22.3%,已成为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俗称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70%,其多由于大脑血管被血栓堵塞而导致,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根据GBD研究的结果,年中国卒中患者有万例,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有万例。
“秋冬季是卒中的高发季节,这多与天气干燥导致人体血液黏稠,加之昼夜大温差引发血管急剧的收缩,等等因素都易导致脑卒中的急性发作。”巫嘉陵教授强调,尤其是有心血管基础疾病人群,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以及心梗、脑梗病史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平时需注重及时补水,饮食清淡及基础疾病的控制。
牢记“中风”口诀,抢夺黄金救治窗
“卒中发作时,快速正确识别症状是急救的第一步。”巫嘉陵教授强调说,公众或家属可以借助一个通俗易懂的准则——“中风”口诀来帮助症状识别:“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出现上述三个症状之一,就应马上拿起电话拨打,通过救护车将患者尽快送往医院。特别是针对那些满足条件的时间窗内患者,可以及时进行溶栓治疗。
巫嘉陵教授补充说:“目前针对卒中患者的治疗金标准是溶栓治疗,其可有效降低卒中偏瘫致残发生率而溶栓药物的救治时间窗约为4.5小时。所以临床上治疗越早越好,时间就是大脑,每早开始一分钟,就可以挽救患者约万个脑细胞,患者获益也就越大。”
开通急诊卒中绿色通道,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保障卒中救治
据了解,医院急诊科开通了卒中绿色通道,对符合进入绿色通道标准的患者进行挂号、接诊、交费、检查、治疗等全程优先。还与急救中心建立诊前联动机制,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行”,让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准备,保证危重卒中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积极救治。
巫嘉陵教授说:“我们制定了“救治关口前移”的对策,例如把“溶栓评估室”前移到门诊区域,增设专门病房,新增溶栓急诊抢救单元,腾出急诊溶栓的专用区域等。希望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也不耽误每一位脑卒中患者的救治。”
作为天津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医院,医院以发展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关键技术为核心,建立了一套涵盖院前预防(筛查宣教)、院内急救(绿色通道)、多学科协作、院后随访(预防复发)的卒中防控全流程服务。这一系列的工作为天津市卒中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全国卒中救治与防控贡献力量。
巫嘉陵教授建议,卒中高危人群要提前了解最近的卒中中心位置或入院流程。若有新冠流行病学史或者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时,务必第一时间告诉接诊的医务人员。这样可将其优先转运至有发热门诊同时具备卒医院就诊,这样既能让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溶栓治疗,也能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