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171023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央
TUhjnbcbe - 2024/2/25 20:06:00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0月23日,星期一,农历九月初四。北京,多云,13度到7度,以下是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定于明天上午举行;

解读*的十九大报告《伟大变革》第五篇:绿水青山看中国:作何取舍,作何转变?

贵州毕节“脱贫攻坚讲习所”为农民量身定制致富“菜单”;

*的十九大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介绍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

*的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聚焦中国特色强*之路;

十九大代表热议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十九大报告在全国各地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以下是详细内容:

十九大闭幕会10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九大新闻中心昨天发布:中国共产*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定于明天(10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绿水青山看中国:作何取舍,作何转变?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王健马闯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九大报告系列解读《伟大变革》今天播出第五篇:绿水青山看中国:作何取舍,作何转变?

人民大会堂的许多厅都挂有巨幅山水画,这些大好河山既是中国人的家园,也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些年,出门查空气质量指数,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因为碧水、蓝天、清新空气,有时候也是一种奢侈。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这是人类需求发展的必然规律。

习近平: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敬畏自然,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没有用我们熟知的“改造”一词,而是使用了“尊重”、“顺应”和“保护”。

习近平: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放利用自然上走弯路。

报告里,总书记描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候,在我们熟知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后面,第一次加上了“美丽”二字。美丽中国生态拐点,或许能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更早一些。

拐点到来之前,往往已经做了很长的铺垫。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建设“美丽中国”的大格局需要大布局。五年来,从内蒙古阿尔山到云南洱海,从青海察尔汗盐湖到黑龙江黑瞎子岛,习总书记走到哪儿,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就强调到哪儿。比如年年初,他到云南大理考察,在白族传统院落里他对村民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习近平:你们依山傍水,这个是得天独厚的,我说是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

苍山云绕,洱海荡漾,蔚蓝水边的木栈道上,总书记提出要留一张特别的合影。

习近平:我现在看到这个水,希望多少年后再照一张照片,那时候水比现在更干净、更清澈,如果不干净了,我要找你们。

当地干部:我们记住了,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在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就提出了这个理念,八年后,在哈萨克斯坦,他再次用这番话赢得了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上千名师生长时间的掌声。

习近平: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最生动的比照,最深刻剖析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对矛盾的内在统一,这一重要论断,也始终贯穿在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年9月,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炉,环保立法,生态问责,环保督查,节能减排,河长履责……对不顾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总书记说:必须追究责任!

习近平: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让子孙万代都能享有青山、绿水、蓝天,在生态文明这个话题上,十九大代表每个人都有话说。福建代表于伟国、江苏代表史志*、贵州代表陈昌旭、河北代表周仲明认为,生态红线是保证国家长盛久兴的生命线,面对生命线,不能越雷池一步。

天津代表李鸿忠:今年我们关掉了一万四千多家散乱污企业,我们算效益帐、算发展帐、算子孙帐,把水搞脏了、把山搞秃了,将来难以为继了,要那点收入有什么用呢?

江西代表刘奇:*中央国务院赋予了我们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的重大任务,批复了江西方案,我们也是有信心,有决心在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当中做出我们江西应有的贡献。

青海代表才仁吉藏:我们坚持常态化向自然保护区提供清洁油品,确保三江源周边环境持续得到保持和改善的同时,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内蒙古代表任亚平:如果人所生存的生态遭到了破坏,人所奋斗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二十多天前,《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最迟年,中国的国家公园就要来了。与此同时,东中部地区传出消息:今明两年就能全面完成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天天天蓝的幸福,就在明天。

今天下午3点十九大新闻中心将举行第六场记者招待会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23日)下午3点,十九大新闻中心将举行第六场记者会招待会,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环境保护部*组书记、部长李干杰介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贵州毕节“脱贫攻坚讲习所”为农民量身定制致富“菜单”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张兆福贵州台记者刘虎*静)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同志在参加*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肯定了毕节在脱贫攻坚方面的探索,强调*的根基在基层,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看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在贵州省毕节市,田间地头上的*支部、“菜单化”定制的讲习所正在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加油站。

小小讲习所成了脱贫攻坚大平台,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对贵州省毕节市把支部建在生产小组上、发展脱贫攻坚讲习所的做法给予肯定。

习近平:你讲得很好。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赋予它新的内涵,这是创新。基层*建一定要夯实。否则,我们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脱贫的话呢,是强有力的*的基层组织战斗力来加以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讲习所,到底什么样?

在农民家、田垄间、地头上。哪儿有贫困户,哪儿就有讲习所。讲得内容也都是“五花八门”,比方说:县里出了啥扶贫*策,重点帮扶哪样的人;还有的讲到了大白鹅怎么养,核桃怎么种,传统的手工艺品怎么卖……

毕节纳雍县文昌街道组织委员汪书应:我们讲习所每次开展培训,都是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结合群众的所期所盼后,开展订单式的培训,力争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毕节纳雍县石板河讲习所,专门给贫困户讲怎么养蜂,从蜜蜂的过冬喂养到保暖,再到冬季病菌防治,让大家听得明明白白。养殖户张明就是受益的村民之一。

张明:我是四月份在他们那里学养蜂的,学好我拉了50桶回去养,现在增产到零几桶,蜂蜜已经得了四百多斤。

贵州首家脱贫攻坚讲习所今年4月份在毕节市威宁县成立。十九大代表、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说,到目前,毕节市共成立脱贫攻坚讲习所近个,开展培训1万多场。如今,习总书记的肯定,让当地干部精神头更足了。

周建琨:通过充分发挥我们*的基层组织的作用,把老百姓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共有万人摆脱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关键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刘祎辰)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数据显示:*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里,中国共有万人摆脱贫困,这个数字占据了全球减贫人数的四分之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举措,确保全面小康社会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和中国*府提出了“确保到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

五年来,易地扶贫搬迁大大提高了脱贫攻坚的效率。

十九大代表、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隋*:宁德贫困人口现在下降到3万4千人,农民的人均收入也提高到去年底的元。我们要遵循总书记提出来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挪穷窝、治穷根。

摸清导致贫困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社会保障较弱的农村地区经常出现。

十九大代表、医院院长张铭连表示:河北的省的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一定比例,要以*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进一步贯彻落实各项医改的*策,解决贫困地区的大病医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除了因病致贫,没能掌握一技之长,导致个人及家庭增收乏力的不在少数。

十九大代表、菏泽市委书记孙爱*介绍:我们编制了贫困人口分布,重点贫困村分布,扶贫项目分布三张地图,一户一案,精准扶贫,对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送去了修车工具、修鞋工具、爆米花机、豆浆机等等,这些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脱贫,还需要有走出困境的决心和自我驱动力。

十九大代表、安徽省委副书记信长星:聚焦深度贫困,集中优势“兵力”来攻克坚中之坚。我们将在新增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扶贫举措上,向这些地区重点倾斜,来加大力度。

*的十九大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介绍保障和改善民生情况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的十九大新闻中心昨天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围绕“满足人民新期待,保障改善民生”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还没结束,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的一句话,就已经被不少新闻客户端推送——“我们已初步建立了分级诊疗体系,以基层为重点配置医疗资源,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确实,“病有所医”是百姓最深切的企盼;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则是大家比较具体迫切的需求。截至今年9月,医院都取消了以药养医和药品加成,减轻百姓就医负担。

李斌:通过挤压药品、耗材的虚高价格、挤出“水分”,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的价格,开展支付方式的改革,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比如,北京医院医药分开改革以来,累计为患者节约了医药费用44亿元。

李斌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建立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的新机制,让优势医疗服务下沉、辐射到困难地区。

李斌: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现在覆盖面是4.3亿人。特别是要对贫困人口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有些困难家庭、慢性病家庭、老人家庭要重点覆盖。广泛推广预约诊疗、远程医疗、日间手术这样一些便民惠民措施。

有记者拿着亲身感受的“焦虑情绪”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很多人从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着急,这种择校焦虑甚至会维持全学段,一直到大学。陈宝生认为,从过去“想上学”到如今想“上好学”的转变,这正是十九大报告中主要矛盾变化的表现形式。

陈宝生现场送出了几个“红包”。

陈宝生:第一个红包,到年,我们学前教育(即幼儿园)毛入园率要达到85%;第二个,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均衡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大班额”,到年,大班额必须完全消除。第三个,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

十九大代表热议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张闻)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代表的强烈共鸣。受访的代表认为,“公平”“质量”两个词,彰显出缩小教育鸿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概括出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新使命。

再给中国教育3年,到年,你就将看到一个崭新的现代招生考试制度,那也是新高考制度全面建立的时间点。十九大代表上海教卫工作*委书记虞丽娟表示,尽管改革跨度大,但只要规划合理,执行细致,达到平稳过渡,教育系统心里“有底”。

虞丽娟:因为考生和家长是改革过程当中一个关键的主体,要使他们全程参与改革,我们今年全新的招录系统,实行的是培训到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考生、每一位家长,以此来实现我们*府部门和考生、家长、社会之间信息对称,消除误解,减缓焦虑。

回到今天,也许此时此刻你还在为孩子入园焦虑,为了能上重点小学较劲,报了多个课外班以求不输在起跑线上。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表示,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还没能达到均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补课的乱象。

李希贵:尽管我们在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推进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还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在学区内、区域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实现教育的公平,我们还需要很多的努力。

多名十九大代表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对新时代新征程充满信心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王楷)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多名十九大代表近日来到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代表们表示,对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充满信心。

在展览现场,十九大代表们不停赞叹,在时速可达公里的“复兴号”模型、“墨子”号量子卫星模型等一批科技成果展示区前,代表们纷纷驻足观看,合影留念。

十九大代表杨丹:从科技、工业、农业,包括我看到的高铁等,看到这些感觉比想象的还要震撼得多。

海菊代表说,“上天、入地、下海,我们的装备太强大了,我感到非常振奋,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章建华代表:年我们国家变成站起来,改革开放变成富起来,那么这个新时代就是强起来,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

十九大代表景李虎:我是做教育工作的,(我将要)扎扎实实地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做强、做优、做扎实,用教育强国来支撑我们中华民族的复兴。

*的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集体采访聚焦中国特色强*之路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王亮吴喆华)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的十九大新闻中心昨晚就“中国特色强*之路迈出坚定步伐”主题举行集体采访,4位代表现场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说起过去五年*队建设的成果,长期从事*队外交工作的刘芳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刘芳:过去五年来,中国*队的“朋友圈”是越来越大了,目前已经与2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防务战略磋商机制。

来自空*的刘锐代表任航空兵某团团长,他曾和战友一起驾驶轰—6k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中国空*的航迹。他告诉记者他所在部队远海远洋训练已经常态化、体系化和实战化。

刘锐:我们团是年3月份开始实施远海远洋训练的,从训练的频次来看,从最初的一年四次,到现在一个月多次。

来自国防科技大学的王飞雪代表是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家。

王飞雪:我们已经可以做十几颗卫星的北斗二号系统,现在正在做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

陆*第74集团*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是来自基层的一位战士代表,他结合亲身经历告诉记者,十八大以来,*队正风肃纪,部队风气向上向好。

王锐:我们基层一些比如说士官选举、立功受奖、考学提干这些事,这些事情都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

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展望春城未来发展

央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记者任梦岩李腾飞云南台记者马岳波)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九大代表、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昨天做客中央台,展望春城未来发展。

年,习近平首次赴外地调研选择了云南,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介绍了两年来,昆明在落实总书记指示上所做的工作。

程连元:两年多来,我们提出了“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建工程、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保护、*风廉*建设都取得了明显进步。

程连元说,未来一段时期,昆明将分四个阶段加快建设区域性的国际中心城市。

程连元:未来的昆明将是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开放包容的现代大器之城,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城,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

我天天琢磨的就是:和谐

吴亚琴:我们的小孩说了,宣传栏的事已落实很快。

一大清早,十九大代表、长春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委书记吴亚琴已经回复了好几条这样的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1023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