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和天津卫视的春晚都已结束,那么从中也可以窥见到当今的相声现状,即所谓主流相声与非主流相声的现状。
首先看北京卫视,由于与郭德纲的裂穴,现在相声只请主流,这次好像相声只有一个,何冰等说的,的确非常的出彩,除了语音的轻重和顿挫与大师比略有瑕疵外,水平超过很多专业相声演员,主要是本子不错,现在听说有了版权纠葛,这是后话。
然后何云伟和李菁等出来的作品就非常的拉垮了,也许是北京卫视和郭德纲素有恩怨的关系,这些人的出场好像是要故意恶心郭德纲似的,不过平心而论,北京卫视的这场晚会是非常不错的,让观众吐槽最多的就是,潘长江和周捐人的出场,这个确实让大家感到有点膈应。
天津卫视今年的春晚,一如既往的是德云社的专场,总体来说表现平平,中规中矩,亮点不多,这里重点说说郭德纲的表演,郭德纲的《卖布头》,说的的确不错,好久没看到郭德纲这么卖力气了,而且现在他也低调务实了许多,几乎头上冒汗,这个劲头真有点像20年前他刚出道时的劲头。看来观众还是认可传统精彩的相声。
节前,姜昆和郭德纲都在向大家问好,可评论区里面的评论,却是天差地别,姜主席的评论区里一片嘲讽声,郭德纲的评论区则是好评居多。
其实,姜昆的人品还是不错的,但是他的相声,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硬要把他与郭德纲放在一起比较,就有点不太客观了,他与郭德纲的年龄,实际上相差了将近一代人,有20多岁吧!他是受文革影响较深的一代,下乡、返乡、工作,基本上是在七、八十年代,处于动乱的文革和刚刚文革结束的时期,所以那个年代就不可能有传统相声的市场,更不可能让他有扎实的传统相声基础。
而郭德纲所处的年代已经到了90年代以后,文革的影响也渐渐消失,所以,传统相声得以慢慢恢复,不可否认,郭德纲是这个年龄段里相声水平的翘楚,他对相声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但相声真正要做到振兴,那是难上加难,或者说是不可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其实相声根本不适合在电视里演出,小剧场才是他的根,
那么有多少人有时间去小剧场呢?这就是个问题。
还有,主流相声界几乎都在有编制的事业单位,他们旱涝保收,怎么可能沉下心来屈卑地去小剧场演出呢?
靠非主流的相声演员在小剧场的演出就可以振兴相声吗?
答案是否定的。
相声真正的出路,在于这些体制的彻底改革,包括文艺和体育,国家彻底取消这些团体的编制,不再用纳税人的钱来养活这些单位,完全回归民间,让这些艺人为生活、为热爱去表演,才是艺术的本质,才是艺术的根。
北京卫视和天津卫视,
主流与非主流,
姜昆和郭德纲,
谁的水平更高?
这可能是一个永远都在争论的话题,
但老百姓的心中,自有一杆评判的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