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天津市人社局结合自身职能,从人才评价、学术交流、专家库建设、继续教育、高端培训等五方面亮出实招,加速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天津人工智能创新人才高地初具规模。
在全国率先设立人工智能专业职称。去年5月,颁布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职称评价标准,面向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生产、应用、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余名工程技术人才获得人工智能职称,其中40名获得高级职称,打通了人工智能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开展全国人工智能领域高端学术交流。去年10月,在人社部支持下,以“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为主题举办全国博士后论坛,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医学部主任顾晓松教授,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做主题演讲报告,加大了天津人工智能学术影响力。人工智能论坛将每年在天津持续开展,今年论坛将于10月份举办。
建设人工智能职称评审专家库。为加强高端人才评价,去年6月,聘请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京津地区高校专家,以及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天地伟业、华为创新中心等企业技术负责人50名组成了评审专家库,融合了全市人工智能领域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最高水准。
开展人工智能继续教育。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必修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录制专题课程《人工智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面向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在线学习,累计培训34万人次。
举办人工智能高级研修班。举办人工智能与产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两期国家级和两期市级人工智能高级研修项目,开设21门课程,面向全国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知识更新培训,累计培训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