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
模考二
一、单项选择题
01
1.孔子的《论语》提出的“有教无类“体现了()。
A.教育均衡思想
B.教育公平思想
C.启发性教学思想
D.以身立教思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B。
02
2.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说明了*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C.受教育权的分配
D.教育目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2.C。解析:*治经济制度影响着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在封建社会,教育是特权阶级的权益,是社会地位的标志,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体制充分说明了*治经济影响制约受教育权的分配。
03
3.“现代教育学之父”是()。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奇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B。
04
4.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学具有教育性
C.教育的最高目的是“追求美德”
D.教育即生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4.C。
05
5.有关教育的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界中诸如老猫教幼崽捉老鼠,老鸭教小鸭游水等也是教育
B.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C.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较,具有可控性强等特点
D.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5.A。解析: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因此,A选项错误。
06
6.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根本特征是()。
A.有专职教师
B.有专门的场所
C.有目的的培养人
D.有特定的教育对象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6.C。
07
7.教育的文化功能不包含()。
A.文化批判
B.文化选择
C.改善人口质量
D.文化传递和保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7.C。解析:改善人口质量属于教育社会功能里的人口功能。
08
8.教育有两项最基本功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
A.确立主流思想
B.传统统治者意志
C.促进经济发展
D.促进个人发展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8.D。
09
9.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环境决定论
D.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9.C。解析:学生是受到教师的“参剪”、“塑造”影响下而成的“花朵”,这是典型的外铄论的影响。
10
1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主动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0.D。。
11
11.与小学阶段的直观教学相比,中学阶段的教学更加强调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A.主体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1.C
12
12.关于教育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发展决定着社会的物质生产
B.教育的内容不受社会物质生产的制约
C.社会*治制约着教育发展
D.教育发展决定着社会*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2.C。解析:教育发展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①教育的发展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包括它的经济发展水平、*治制度、文化传统、人口状况等因素;②教育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13
13.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A.价值取向问题
B.个人发展问题
C.思想方法问题
D.社会发展问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3.A。解析: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有神学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无目的论、辩证统一论。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14
14.“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违背了师德中的()的职业道德规范。
A.教书育人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爱岗敬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4.A。
15
15.“5+2=0?”看起来很荒唐,一位教学多年的老师曾这样解释:“学生星期一到星期五在学校受到五天教育,却在星期六、星期天这2天里因父母不同形式的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完全抵消了,使得学生在一个星期里能学到的东西只为0。”这个现象说明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要注意遵循()。
A.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C.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5.A。解析: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加以组织、调节和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努力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的德育尽可能达到最佳状态。
16
1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