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望谟板栗好成色托起幸福梦 [复制链接]

1#

年,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帮助下,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盘活农业资产,并于年11月1日经专业机构评估成功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商标上市。此举,标志着望谟板栗产业“哆吉栗”品牌商标从此走向国际资本市场。

据了解,望谟县板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至26.2万亩,带动全县1.8万户7.56万人,其中贫困户约户2万余人增收,让绿水青山成了望谟群众的“绿色提款机”。

10月11日,记者走进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贫困户杨昌荣的板栗种植基地里,只见他来回穿梭在板栗林间,干劲十足,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我家一天少的能赚元工钱,多的有多元。”50多岁的贫困户杨昌荣说,在自家20多亩早熟板栗收完后,他就带着一家四口来基地务工,“多摘点就能多赚钱。”

在洛郎村,像杨昌荣这样种板栗的农户比比皆是,最多的当数王应兴一家,板栗种植面积多亩,且全部都已挂果。往下数,像王万益、杨昌云等人家,今年都算上了丰收账。

据了解,洛郎村共种植板栗1.5万亩,挂果面积6亩,每亩产量可达斤以上,预计可实现产量吨,产值余万元,户均可实现增收1.3万余元。

不止现在,曾经洛郎村的板栗也曾“风光过”。据望谟县志记载,该村自年开始栽种板栗以来,这里所产的板栗以其独特的香、软、糯得到民众青睐,村里几乎组组都有板栗基地,户户都有板栗树。板栗树,曾是洛郎村村民的摇钱树、致富树,曾经托起了村里无数个家庭的希望,上学、看病、建房、大件购置、婚丧嫁娶都靠它来支撑。

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有辉煌就有落寞。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树的老化,长在山间的板栗树因收益少,逐渐被村民舍弃,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生产资料的上涨,因无产业链支撑,曾经辉煌的板栗产业呈现出“单产低、价格低、效益低”的“三低”现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请一个劳动力一天只要十几块钱,卖几斤板栗就可付工钱,家里每年产板栗三四千斤,两三年的板栗收入就可盖起一栋楼房。可后来,摘一天的板栗,工钱都难付,更别说靠板栗支付家庭开支了!”洛郎村副主任黄巢说,板栗逐渐从承载群众脱贫致富希望的“摇钱树”,沦为给留守老人挣点小钱的“养老树”,让村民很是无奈,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些村民含泪将板栗树全部砍掉,改种其他经济作物。

地处麻山腹地的望谟县,坡地多,曾经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石漠化逐渐严重。年以来,国家先后在贵州的黔西南、黔南、黔东南、安顺、六盘水等5个市、州、地的20个县(市)及黄果树风景区、茂兰自然保护区、顶效开发区、巧马林场、普晴林场等共25个建设单位实施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望谟县以实施珠防工程为契机,种植板栗等林地面积达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9.56%,森林覆盖率达68.28%。

望谟县大部分地区都为坡地,平地仅占国土面积的2.8%,加之土地贫瘠,“泥夹石”广布,真正便于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极度缺乏。长久以来,受地形限制,望谟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十分困难,经济发展更是困难重重,目前还是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十三五”以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如何才能找到适合望谟发展的支撑产业?如何才能发挥优势带领这方民众致富呢?

种植得有大量板栗树的望谟县一直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板栗树生命力强,可以在多种自然条件下生长,尤其是在热量充足的山区地带能产出质量上乘的果实,且颇受食客给予的朴素评价——好吃。然而“好吃”只是口感,将板栗作为产业来抓,必须靠数据说话。望谟县随即将板栗送检,据国家权威机构检测,望谟板栗含钾量居全国之首。

因地制宜,有了先天条件的望谟县,在农村产业革命的大潮下,通过不断探索林业工程建设、产业带动、科技支撑组合模式,年,望谟县依托原有的板栗经济林,将生态板栗纳入省发改委《关于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意见》。围绕板栗产业发展目标,望谟县提出“”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建成30万亩板栗基地“一个目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合作社带动“两个带动”;用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产业扶贫子基金、涉农资金整合“三项政策”;健全技术培训体系、品牌创建体系、冷链物流体系、销售渠道体系“四个体系”,大力发展板栗产业。

同时,望谟县引进龙头公司贵州光秀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将原有的板栗树精细化管理,同时在全县推广板栗种植,在探索绿色经济的道路上,望谟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大力发展板栗特色产业,聚焦特色林业经济,竭力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生态财富转化为发展财富,并不断提升望谟板栗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

王建松,是望谟县油迈瑶族乡里奖村贫困户。当了多年的贫困户,他心里其实很不乐意。

在村中,山上到处都种有板栗。王建松自己也有3亩多板栗园,过去由于不懂管护技术、缺乏市场意识、缺少科技支撑,种出来的板栗要么给猪吃,要么坏在地里,很少有机会能换成钱。板栗不能换成钱,老百姓积极性越来越低,导致产业发展不良,群众增收受阻。

今年3月,黔西南州科技先遣队队员朱文华一行进村,组织群众到板栗园里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教授农户如何完成板栗高接换种,如何在板栗林地实施林下间种木薯和竹芋。

“这个板栗种下去要管护好,要修枝,果实才会结实饱满;要除草,才能保证树木的营养;要除虫,才能保证产量和质量。”朱文华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王建松听得特别认真。“原来这个板栗种下去是要精心管护的,粗放的搞法要不得。”他似乎茅塞顿开,一脸的兴奋。

今年,里奖村的板栗也纳入省科技厅的“14+2”项目中,实施了低产改种,同时产品由龙头企业贵州光秀食品有限公司负责收购,群众不再担心市场销售渠道。

“我把板栗管好了,产量提高了,收入就增加了。”贫困户罗泽光心里越来越有底,他说:“照这样干,今年大家肯定能脱贫。”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万名农技专家服务“三农”,望谟板栗的增产也获得实际效益,亩产量从原来的斤到后来的斤,从原来的粗放式管理逐渐发展成精细化管理。

“农技专家指导我们分批次种植板栗,还建立万亩基地提供示范和管理技术指导。”杨昌荣说,今年自己在板栗上的收入就达到3万余元。

板栗有了增收,龙头公司蓬勃发展。年,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帮助下,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盘活农业资产,并于年11月1日经专业机构评估成功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商标上市。

此举,标志着望谟板栗产业“哆吉栗”品牌商标从此走向国际资本市场,将为望谟县着力创建品牌、打响望谟板栗品牌和板栗产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深藏于黔西南大山里的板栗将由此走向世界。

时已入冬,望谟县栗农笑脸盈盈的喜算丰收账。据了解,望谟县板栗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至26.2万亩,带动全县1.8万户7.56万人,其中贫困户约户2万余人增收,让绿水青山成了望谟群众的“绿色提款机”。

贫困户杨昌荣喜事连连

“感觉今年就像是我的本命年,好运不断、喜事连连!”说起今年的变化,望谟县平洞街道洛郎村村民杨昌荣嘴角不自觉地弯起弧角。

年初老伴身体逐渐好转能回家干活了,女儿考上了天津商业大学,更让杨昌荣觉得高兴的是迎来板栗的大丰收,老伴后续治疗的费用有了,女儿上大学的钱不用愁了,生活越过越有味道。

“板栗带给我家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今年又小赚一笔!”杨昌荣说,今年以来自己种植的17亩板栗有8亩多已售卖,早熟、中熟到晚熟,从8月一直买到现在,收入近1万余元,“我一个人做不过来,不然起码翻一倍!”。

9月,刚采收完早熟部分的板栗,杨昌荣带着一家四口来到洛郎村万亩板栗种植示范基地务工,“最多的一天一家就收入多元,今年通过板栗得的钱都两万多了。”杨昌荣说,那几天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双手,多收就能多赚钱。

“努力总会有成就,小康需要奋斗!”杨昌荣的口头禅这么告诉自己,能够有收入还要感谢党和国家对自己的照顾,尤其是近年来洛郎村发展种植板栗,产出的板栗都不愁销,全村每家每户都是看得见的变化,自己也在年达到脱贫标准。

“像我这样的村里还有很多,何兴平这些都是通过板栗种植脱贫的,尤其一些种植大户今年赚得更多。”杨昌荣羡慕地说道,像王万益、王应兴比比皆是,自己也准备扩大板栗的种植面积。

据了解,洛郎村共种植板栗1.5万亩,挂果面积6亩,每亩产量可达斤以上,预计可实现产量吨,产值余万元,户均可实现增收1.3万余元,大大助力洛郎村脱贫攻坚。

板栗加工车间忙

即将入冬,望谟县板栗已经基本采摘完毕,然而望谟县板栗产业龙头公司贵州光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内却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剥壳、筛捡、包装后的板栗正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望谟县因地制宜将板栗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推动板栗产业大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板栗种植达26.2万亩。

政府助力产业发展兴旺,龙头公司带动必不可少。望谟县引进龙头公司贵州光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效助推全县板栗产业发展。

“我们成立了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上海均瑶集团和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光秀公司)带动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和分户种植,吸引农户踊跃参与;合作社与光秀公司签订了保底价每斤3.5元的收购协议,保障板栗价格稳定;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入股,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3:1:6’分成模式参与分红。”洛郎村村支书杨昌宏介绍。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目前,我们每天要完成4吨左右的成品出货。”光秀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海霞介绍,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自复工复产以来,公司已完成约余万元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左右。

企业发展,带动农户务工增收。“年我就在板栗厂开始务工,我和爱人每个月都有元左右的收入,生活逐渐好了起来。”望谟县乐元镇董万村村民黄阿然说。

年,望谟板栗成为配餐食品登入吉祥航空86条航线;年,香甜软糯的望谟板栗被登记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年,望谟板栗“哆吉栗”商标在香港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标志着望谟板栗产业“哆吉栗”品牌商标从此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深藏于大山的望谟板栗将由此走向世界。

“我的想法就是将贫困山区农民变成股东,真正富起来,过上好日子。”光秀公司董事长曾光秀信心满满地说道。

家门口的“梦工厂”

10月20日,记者走进望谟县平洞街道贵州光秀食品有限公司内,一群工人正忙着将收购的板栗剥壳、加工、包装、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王阿良也在这群忙碌的人中。

50岁的王阿良是望谟县乐元镇里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年初,王阿良向光秀公司董事长曾光秀“自荐”来到板栗厂务工。

“在这里上班一个月两三千元随便拿,还有工会的补助,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王阿良说,自己不识字外出务工困难,看见别人外出都能赚到钱心里也很着急,来这里上班能照顾家里,还能有稳定的收入。

和王阿良不同,来自蟠桃街道苷莱村的贫困户方小萍曾经外出务工,年方小萍听说县里建起了板栗厂,便自发前往应聘上班。

“从来没想过我们望谟还有这样的工厂,年龄大了,外出务工越来越困难,但是又不能不出去,一直想着在家门口能就业,如今我的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方小萍说,在这里上班女儿还受到工会的资助,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孩子生活费也不用愁了。

王阿良、方小萍口中的工厂,是望谟县“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龙头公司,近年来望谟县大力推动板栗产业发展,引进龙头公司贵州光秀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望谟县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通过发展板栗产业,望谟县实现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约户2万余人增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波

编辑彭芝莉刘义

编审陈俎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