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津GDP挤水3348亿,拿什么拯救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精准诊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6/5792158.html

天津(图片来源:摄图网)

每经记者余蕊均实习记者梁宏亮每经编辑杨欢

没想到,“GDP挤水大军”又添了一家新成员,竟然是天津。

1月11日中午,

天津广播发布微博称:从正在召开的天津滨海新区两会了解到,滨海新区年的万亿地区生产总值调整为亿,年预计亿,同比增长6%。此次调整让滨海新区年GDP缩水亿元,缩水幅度达三分之一。

虽然目前该微博已被删除,但原微博的相关内容依然不胫而走。有网友曾在原微博下方留言,“滨海新区变宾每新区。”

一次“挤水”,两种反思。

一是作为直辖市、“新一线城市老大哥”的天津,是否真的如某些舆论所说的在“沦陷”?如果真的在沦陷,又拿什么自我救赎?二是明知GDP“挤出水分”后将会从GDP排名榜下跌,也要率性而为,这让刚刚跨入年的国人更加强烈的感受到:从前那个“唯GDP论”的时代,似乎真的要走了。

GDP背后的真相

天津广播将此次GDP“缩水”主要原因归为统计口径的修改。

以往滨海新区GDP统计是以公司注册地为标准,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在滨海注册的公司,其实际生产都在外地,这就导致了GDP虚高。

事实上,能够“挤出水分”,说明天津的GDP真的反映不出天津真实的经济成长情况了。那么,天津经济发展的真相如何呢?为什么优势会“越来越不明显”?

为此,城叔选取了杭州、武汉、重庆、成都这四座与天津同为“新一线”的兄弟城市,通过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来一窥天津经济发展的真相。

比较1:GDP

从GDP上来看,天津近几年中一直是“新一线”城市中的“老大哥”。在此次调整前,年天津全市生产总值(GDP)为.39亿元,而滨海新区就以.31亿元占到了全市GDP的55.92%,成为全国首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国家级新区,大幅领先上海浦东新区,被认为“创造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神话”!

-年五城GDP统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不过,抛开GDP这项指标,从下面几项数据来看,天津与其他几家兄弟城市相比,优势就不再这么明显了。

比较2:社消零

我们都知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表现国内消费需求最直接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景气程度。-年间,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重庆难分伯仲,而武汉、成都、杭州均低于天津。不过,在年到年三年时间里,重庆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将天津远远地甩到了身后。据东方财富Choice宏观数据库统计,天津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1亿元,成都以.4亿元后来居上,杭州、武汉两城与天津的差距也正在缩小。

-年五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比较3: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体现的天津增长“颓势”,也可以从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上看出来。-年,在城叔选取的四座城市中,只有杭州一城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天津之上。到了年,比天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只有重庆一家。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值得注意的是,《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调整了居民收支指标的统计口径,发布了新的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导致与其他城市在这一指标统计方法上有所不同。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可以看出天津老百姓的“钱袋子”在这两年“鼓起”的速度真的不怎么快。

比较4:上市公司不仅是居民收入,从天津企业近两年的成长和发展上来看,与其他城市相比也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体现在了上市公司数量上。与成都、杭州、武汉、重庆等“新一线”兄弟城市相比,天津的上市公司数量占不到半点优势。

五城上市公司家数统计(单位:家)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城叔以“注册地”和“办公所在地”两钟口径,统计了这5个“新一线”排名靠前城市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在这两种口径下,天津的上市公司数量均少于其他四个兄弟城市。

劣势不仅体现在了上市公司数量上,城叔通过梳理成都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相关数据发现,在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上,天津滨海新区与成都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相比,同样存在着差距。

天津滨海、成都高新、武汉东湖新三板企业挂牌家数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和《天津市新三板发展报告》

众所周知,我国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是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经营较为规范的中小企业重要融资平台。能够挂牌新三板的公司,都是在公司治理、业务模式等方面相对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而新三板挂牌数量的落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天津滨海新区在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上的不足。

拒绝“数字游戏”

天津(图片来源:摄图网)

尽管被网友笑称变成了“宾每新区”,滨海新区主动“挤水”,让人看到了发展理念的变化。

城叔注意到,年底,《天津日报》围绕“高质量发展”连发三篇评论员文章,直言“注了水的、虚高的,甚至是弄虚作假的经济数据,从面子上看,地区GDP涨了,位次排名靠前了;从里子上看,百姓的腰包没有真正鼓起来,人民福祉没有真正增加,反过来,还可能会影响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决策,透支发展潜力,造成“灰犀牛”的大概率风险。”

事实上,作为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可以继续按照企业注册地统计GDP,但如果只是注册,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按照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的说法,整体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过去大家对于GDP的增速、总量极为看重,甚至是唯一指标,因此忽略了经济发展的真正含义。”冯奎对城叔表示,进入追求高质量的新阶段,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愈发受到重视,“在比较大的基数之上,通过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给当地带来更大的收益,实实在在地提高生活水平。”

的确,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数字的跳升让人痴迷。诸如“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这样的“数字游戏”屡禁不止。

最典型的,无疑是辽宁此前被曝出数据造假,随后,在年辽宁省两会上,时任省长的陈求发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坦言,年~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问题,“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

就在上周,内蒙古自治区“自曝家丑”,称“自治区政府财政收入虚增空转,部分旗县区工业增加值存在水分”,以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来说,“应核减亿元”,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40%。消息一出,不少人为这样的坦诚“点赞”,但也反映出“统计失真”的痛。

“面向未来发展思路发生变化了,统计也要相应变化,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地方挤掉水分。”冯奎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此前公开表示,尽管近一个时期以来,地区与国家生产总值数据不衔接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不利于正确把握各地经济形势,不利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还影响了政府统计公信力。

为此,年我国将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

所以,要面子还是要里子?在今天应该不再是个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